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8日电(记者 赵强)今年以来三羊财务,安徽省固镇县立足垓下古战场遗址这一承载华夏文明演进的重要地标,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特殊历史节点,深度融合楚汉军事智慧与抗战红色精神,将静态的历史遗址转化为动态的教育课堂,创新打造“可走、可看、可感、可悟”的流动思政课,探索出一条“以史育魂、以文化人”的思政教育新路径,为县域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就地取材挖资源三羊财务,筑牢思政教育“根”与“魂”
紧扣本土历史双脉络,让思政教育有料可讲。一方面,深挖垓下之战军事文化,组织专家梳理“十面埋伏”战略思维、“四面楚歌”心理战术等古代军事智慧三羊财务,结合遗址考古成果,将古城墙、战场遗迹转化为“活教材”,让学生在遗址现场感悟古代军事谋略与英雄气节。另一方面,活化抗战红色记忆,依托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水牢遗址等本地抗战遗迹,收集新四军破铁路、拔据点的史实,邀请亲历者后代讲述抗争故事,形成“楚汉风骨+抗战精神”的本土思政资源库,避免教育内容空洞化。
因地制宜建载体,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立足遗址实际建基地,让思政教育可感可悟。2024年9月启用的垓下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占地230亩,整合宿舍楼、军事武器展示区等设施,开发“考古探秘+国防教育+非遗传承+中医药”四大主题课程,配套25项军事拓展、23项团建活动,实现“历史场景+实践体验”双结合。在战术训练场,学生模拟“十面埋伏”阵型演练现代协同作战;在战地救护课,结合抗战救援案例学习急救技能;在无线电测向活动中,体验通讯兵匍匐找信号源的艰辛,让历史精神融入实操训练。同时,基地入选省级精品研学线路,今年已接待1.5万人次,成为县域思政教育核心阵地。
展开剩余27%多元协同强运营,构建思政文旅融合生态
围绕“文博+文旅”做文章,让思政教育长效发展。在协作机制上,联合十月航空推出航空航天课程,与蚌埠极风体育、5所学校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政企校”三方联动模式;在文旅延伸上,规划开发沉浸式演出《垓下风云》三羊财务,用 AR技术还原楚汉战场与抗战场景,打造“白天研学、夜晚观演”模式;在品牌传播上,借抗战胜利80周年契机,通过央媒报道研学活动,讲好固镇“以史育魂”故事。这种以遗址为核心、文旅为纽带、多方协同的运营模式,既保护了文博资源,又让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育人实效的双向提升。(完)
发布于:北京市牛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